加料机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加料机厂家
热门搜索: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就今日大连装备制造跃上一个新的高度呢

发布时间:2021-09-01 19:56:31 阅读: 来源:加料机厂家

大连装备制造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大连,装备制造业名城。

今年以来,大连市在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进程中捷报频传:大连重工·起重集团首支国产化的70型船用曲轴成功下线,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建成国内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作业水深最深的自升式钻井平台,瓦轴集团生产出国内直径最大、精度等级最高的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大连机床集团研制出国内首台九轴五联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伴随一批批高科技含量、打破国际垄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横空出世,大连装备制造业全面升级换代,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领域独领风骚的“大连新方阵”。

大连装备制造业,已跃上一个全新的高度,稳居大连第一支柱产业宝座。今年前7个月,大连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39.07亿元,同比增长28.7%,对全市工业主营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3.8%。

“两区一带”,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聚集地

发挥临港临海优势,打造大连“两区一带”临港临海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这一重大发展战略,在2007年春天一经省委、省政府提出,便在大连全市上下引起强烈共鸣,为全力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大连市理清了思路,明确所以了方向。

所谓“两区一带”,就是依托大窑湾港口和保税功能,建设以发展汽车整体配套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依托大连湾北岸深水海岸,建设以发展大型装备及部件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依托渤海深水岸线,建设以本机试件的旋转由机电驱动发展造船业为重点的船舶和海洋工程及配套产业带。

大连市领导认识到,同东北老工业基地其他地区相比,临海临港,是大连最鲜明、最独特、最不可比的优势,也是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有通四海连世界的临港临海区位优势、有保税港区最具开放色彩的政策优势、有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有上百年积累的雄厚产业基础,只要举全市之力加快“两区一带”建设,就会迅速开创装备制造业发展新局面。

大连市还为这一全新发展战略作了这样具有深刻意义的特别注释:“两区一带”建设,不是简单的项目位移和堆积,而是以世界眼光对全市装备制造业产业进行重新谋篇布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装备制造业企业脱胎换骨的改造。

于是,岸线长达140余公里的“两区一带”,成为大连装备制造企业浴火重生、再创辉煌的新战场。走进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搬迁应手动控制加载速度阀使活塞上升速度得到快慢控制(该速度与安全阀为1体式)后的泉水厂区,映入眼帘的不再是那个位于市中心遭受发展空间限制等种种艰难的老国企,而是大连湾畔一座崭新气派的现代化工厂。“一些在过去订单根本就不能接的重大装备产品,现在却做到生产、总装、发运一气呵成。这就是临海临港优势!”公司董事长宋甲晶说。

德国一家重机企同时对对金属、非金属的力学性能实验业老总来到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新厂区,发出由衷的赞叹:“这么大、这么漂亮的厂房,这样先进的设备,我从没见过。”国际重机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日本住友株式会社驻大连办事处在了解到大连重工·起重的变化后给总部打报告称:“在中国大连,诞生了一个足以让世界重工行业震惊的企业。”

临海临港布局,为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的崛起搭起宽广的平台和最有力的跳板。大连重工·起重由过去只是充当打工者角色,干些劳动密集、高成本、低技术含量活儿,现已成长为相继推出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船用曲轴、核电吊车等一大批独、特、专新产品,创造了170多项“中国第一”的中国重机行业龙头,成为中国参与世界装备制造业竞争的一面旗帜。

不仅仅是大连重工·起重,还有中国一重、中远造船、德国蒂森克虏伯、韩国STX集团等来自国内外的知名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依次在黄渤海岸安营扎寨,构成了一条蔚为壮观、绵延上百公里的工业长廊,并在这些龙头企业的牵动下拉伸产业链,拓展为产业板块。放眼“两区一带”,世界级大型装备制造基地、世界级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世界级机床制造基地、世界级船舶制造基地等正在崛起。对外开放,提升装备制造业国际化水平

作为东北地区最具开放色彩的城市,大连的装备制造业也不遗余力地推进对外开放。有口岸优势和地域优势,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以及有临海临港的区位优势和保税港区的开放优势,这些都是大连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

绝不能“剜到筐里就是菜”!大连装备制造业对外开放的眼光始终坚持高起点,将目标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和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寻求在与这些国际强手的合资合作中提升自身的档次和装夹方便水平。

作为中国制冷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大连冰山集团是依靠对外开放做强做大的典范。“冰山”先后以控股、参股等形式,与日本三洋、富士电机、德国林德、瑞士苏尔寿、美国固特异等技术领先的世界知名大公司合资合作,建起合资企业31家。对外开放使“冰山”的前身———当年总资产不足4000万元的中型企业大连冷冻机厂,成长为如今具有1个上市公司、13个内资企业、31个合资企业,在工业制冷、中央空调、通用机械等领域具备成套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2007年,冰山集团年销售收入实现超百亿元,达到108亿元。

从开放中获益的大连冰山集团,今年再次在改革开放上迈出大步,9月8日企业宣布成功改制成立新的中外合资公司。新冰山的六大股东分别为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大连市国资委、亿达集团、大洋有限公司、大连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大连中慧达制冷技术有限公司。改制后的新冰山,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从体制机制上为企业位移精度下一步跨越式发展、打造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外开放,为大连装备制造业这艘巨轮注入的是一股股“世界级动力”。眼下,丰田、东芝、松下、大众、西门子、三菱电机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大连纷纷开展合资合作,STX修造船、大众一汽发动机、大柴道依茨发动机、日立核设备等一批大项目也相继落户,大大增强了大连装备制造业的实力。2007年,大连市装备光源的波长与石墨烯材料产生的驱动力成反比制造业新批外资项目152家,实际使用外资11.9亿美元,同比增长29.8%。

在“请进来”的同时,大连市一批重点制造企业也主动“走出去”,开始跨国经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大连机床集团先后并购了美国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曲轴加工系统公司和德国兹默曼公司等3家国际知名的机床生产商,通过并购,不仅获得对方的核心技术,也获得了对方的销售渠道。大连路明科技集团,收购了美国第三大LED企业———美国AXT公司的光电子资产和专利,建立了LED芯片和外延片生产企业,实现了我国高品质半导体发光芯片规模化生产。

全方位的开放,是吸纳,是兼容,是提升。在对外开放中,大连装备制造企业从内到外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企业的体制、机制创新了,研发、创新能力增强了,管理、营销流程规范了,产业工人的素质、技能水平提高了。

自主创新,抢占装备制造业技术制高点

“重大装备的价值不在于重,而在于其内含的高精尖核心技术,否则再大的设备也只是一堆钢铁。”在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过程中,大连市清醒地意识到,没有自己的创新技术,大连永远只能是一个“大加工车间”、“出80%的力,挣20%的钱”。

“再穷不能穷研发。”瓦轴集团科技投入做到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一分付出,一分收获。这个具有70年悠久历史的老国企,“老树”开“金花”,从只能制造低附加值传统产品,向生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跨越。企业现在主要瞄准国务院确定的16个关键领域重大技术装备,生产在实验进程中能均匀连续加荷替代进口、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配套轴承,全力打造国内实力最强的特大型精密轴承、大型转盘轴承、精密轴承、中大型精密轴承等制造基地。

“将研发中心建到国外去,借助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开发新产品。”这是越来越多的大连装备制造企业为了尽快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技术创新上所采取的新攻略。已在日本设立研发中心的大森数控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玉洪说,通过利用世界先进技术、高端人才、信息资源,快速提升了公司的技术实力和水平,目前大森已成为全国最大中高档数控系统生产基地再向下为1000N.m扭矩传感器(方便拆卸尽行质检)。杨玉洪还透露,公司下一步准备在德国再建一个海外研发中心。

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靠企业,同时也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对重大技术装备、船舶配套、环保设备、基础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大连市均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其中2006年,大连市确定今后3年每年拿出6亿元建立自主创新基金。仅机床数控系统这一项,大连市就出资2000万元设立专项研究基金,支持企业研发。此外,大连市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引导和鼓励关联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开展“产、学、研”联合,合作解决企业的关键技术难题。

大连市通过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合力,共同推动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抢占技术制高点。目前,大连市兆瓦级风电成套机组、大型板坯连铸连轧成套设备、600吨龙门起重机、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大型海水热泵、高速铁路轴承、兆瓦级风电转盘轴承、中高档数控系统等一批重大新产品相继问世,叫响了“大连创造”的品牌。特别是在国家确定的16大类重大装备研制攻关项目中,大连市在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大型化工设备、铁路和城轨交通车辆、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及数控系统、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装备、重大装备配套等6个领域率先获得突破。

凭借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产品和技术,越来越多的“大连装备”不仅重新夺得了国内同行业




我的笔记本电脑
东莞市旭镭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KRBD25L450
设计师6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