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料机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加料机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两百张地图见证九江图

发布时间:2020-03-04 16:03:31 阅读: 来源:加料机厂家

地图在古代称之为舆图,之所以叫舆图原因是,它承载着山川、河流、道路、耕田、政区建置等,可谓是承载万物。

从科学角度上看,一张地图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状况,当然,不同时代的地图又是各个时段真实的历史画卷。

九江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水路文明的码头城市,两百张老地图见证了城市的崛起,也见证了文化的尴尬

收集地图的意义

本周,我们故事的主角叫胡荣彬,他的工作是地方史志编辑,同时他还是九江收藏协会的副会长。至今,他收集的九江老地图已多达两百余张,在九江算是小有名气的老地图收藏爱好者之一。

胡荣彬从小生活在农村,说起与地图结缘,时光要倒回他十余岁第一次上庐山的经历。在七十年代,人们没有手机导航,没有卫星定位,于是,地图起到的作用可想而知。

一个农村孩子咬牙跺脚买下一张他认为很珍贵的地图,借助地图的指引,他游遍了庐山的名胜风景区。或许是因为家境贫困,胡荣彬从小就非常爱惜或珍惜东西,他用过的课本,看过的书籍,乃至写过的日记都保存至今。

直到八十年代,胡荣彬参加工作后,他开始有了很多出差的机会,每到一个地方他就会买下一张当地的地图,当时的他完全没有触发收藏的念头。

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了全国各地,九江这座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城也迎来春风,可是该如何记住这个城市的变化,胡荣彬决定利用历史的缩影来留住逝去的时光。

在收藏界,多数人还是比较痴迷于字画、瓷器、书籍,原因很简单,这类藏品都属于收藏热门,再说通俗点就是来钱特别快。于是收藏界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傻子买,傻子卖,还有傻子在等待。

老地图具有很强的文史价值及实用和观赏价值,只是,至今这都属于收藏界的冷门。在九十年代的九江,几乎很少人会去收集地图,不少老地图的最终命运流向了旧书市场或是废品回收站。

因为数字化的出现,老地图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而胡荣彬认为,他收藏地图并不是为了金钱,更看重的是这些地图资料的社会价值。不同版本和年代的地图本身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物以及艺术价值,它们可以直观地向人们展示一个地区的发展历程,让人们了解到一个地区的人文、地理发展史,追寻当年的城市面貌和市井生活。

记者走访了市区的古玩市场,藏友均表示目前九江收藏地图的人很少,收藏本地地图的人就更少,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本地老地图几乎就是没有,虽然早时期的九江地图很珍贵,但其经济价值不太能体现。

见证九江的变迁

收藏地图,其实就是收藏历史,尤其是那些弥足珍贵的老地图,是时代发展变化的珍贵史料。

那最早的九江城区是什么样子,政区又有哪些比较出名的路段及地标,胡荣彬给记者找出了一张民国二十一年绘制的地图。

地图中,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就是甘棠湖和南门湖,当时的九江城区并不大,人们生活主要集中在甘棠湖、南门湖以北,地图上长江的名为扬子江。

在江边标注有招商、太古、怡和、三北、宁绍等八处大型码头,这八处码头几乎占据了整个江岸,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九江这块宝地曾在长江水路运输上起到过多么重大的枢纽意义。

顺着江岸往上海方向看去,清晰地标记着炮台营、岳师门、三圣庙,由此九江这座自古就是军事重镇的历史及宗教发展的身影显露无疑。

在当时,大中路是整个九江城的主干道,该路段东连八角石,西引龙开河,由八角石和大中路连接起来的城市主干道成为最粗壮的血管,往城市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不断分流血液,甘棠南路、庾亮路、丁官路、塔岭路、南门口等地名都记录在这张地图上。

当时的九江,整个城市面积可以用小来形容,北面有长江隔断,西面有龙开河隔断,东面及南面则是大片空地或村庄。也就是说,当时的政府机构及居民的生活圈基本夹在长江以南,南门湖、甘棠湖以北的中间区域。

两千多年来,九江在城市规划上并没有发生多少大变化,这里虽然是经济活跃的码头城市,但城市面积依旧没有发生巨大改变,直到七十年代九江才有了扩张的意思。

七十年代,整个九江地图因为公社的出现,城区、市区的概念逐渐模糊,于是,新港公社、前进公社、大桥公社、周岭公社、工农兵公社、向阳垦殖场填补了整个九江地图。即使有些地图会标注城区图,但是,在地图上远远没有公社那般详细、清晰。

结合胡荣彬所收集的地图,我们不难看出,九江城区正儿八经扩大还是在七十年代以后,随着时代的改变,人口的活动范围变大,铁路的出现,城区发展开始蔓延,南门湖、甘棠湖以东方向开始积聚人口,甘棠湖以南有了医院和学校,就连曾经人口并不多的龙开河附近也开始有了汽车维修厂、牛奶厂、五金厂等。

文化上的平衡点

出门在外,我们最苦恼的事情就是导航没有更新最新版本,然而,胡荣彬则和常人不同,他要的地图却是越老越好。

那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日,一名烈士的孙子在九江寻找爷爷的墓地,可他根据文字的描述怎么也找不到具体位置,于是他通过多种途找到了胡荣彬。

根据文字描述,胡荣彬开始大量查阅地图,最终根据地图的指引他们找到了中国《新闻学》创始人徐宝华先生的墓地。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不少地名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老地名也因此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随着人口的流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地图在特定的情况下,它的作用甚至超越了技术先进的导航系统。

在胡荣彬看来,因为目前很多人对老地图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所以没有什么人愿意将其收藏,从而导致很多珍贵的老地图消失,即使一些搞文化工作的人有个三五张,但终究不成系统。老地图对九江的文化、科学都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提及胡荣彬这些地图的最终归属时,他希望自己在七十岁之前还能再多收集一些老地图,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全部捐赠给图书馆或档案馆,希望能让老地图真正服务于九江的文化事业。

说起老地图,他还是有一些遗憾,胡荣彬在研究老地图时发现,曾经许多延用千年的老地名都被遗忘或是修改了。一些具有地方文化或是历史典故的老地名也名亡实亡。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不等于是对文化的破坏,以我们九江的西园为例,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文化的街区,西园这俩字也是当之无愧的经典老地名,这个地名在九江存在了两千多年,这里走出的书画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大人物数不胜数。这里凝聚着整个城市的千年文化,很可惜这里没有修旧如旧,短短时间内把两千多年的水岸文化斩得干干净净。

甚至,还给这里取个名字叫信华城市广场,关于西园只字未提,胡荣彬认为,企业在商海中是不断沉浮的,例如八角石附近的太平洋购物广场,它之前的名字叫大中大想必很多人已经遗忘了。

新面貌、新姿态是这座城市的发展追求;古砖、古墙这这座城市的千年底蕴,不应该相悖发展的两者究竟如何找到平衡的,也许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本刊记者 杨军

河北工作服

菏泽西服定做

北京订做西装